小狐狸直播

当前位置: 小狐狸直播 > 新闻动态 > 正文

新闻动态

坚持“通识、通智、通用”育人理念培养AI人才

时间:2025-07-07    点击数:
时间 主讲人
地点

学习时报 》( 2025年07月07日 第 05 版 )

当前,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,全球AI领域的竞争日益白热化。在此背景下,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复合型AI人才已成为推动教育强国、科技强国、人才强国建设的战略支点,更是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。这类人才的培养不仅能够促进产业生态和教育范式的革新,更能为国家在AI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。然而,当前我国AI产业发展面临严峻的人才短缺问题,尤其是高端复合型人才匮乏,这与AI技术迭代加速、产业需求日益多元分化的趋势形成了突出矛盾。复合型AI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、跨学科知识体系、卓越的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,这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全新挑战。

高校作为我国推进AI发展的重要阵地,肩负着该领域的人才培养、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主要职责。截至目前,全国有600多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,超过本科院校的50%,有200余所高校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,还有更多高校开设与AI相关的交叉学科或学科方向,形成了多层次、多类型的AI人才培养体系。2022年9月,国务院学位委员会、教育部发布《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(2022年)》,“智能科学与技术”成为交叉学科门类新增的一级学科,与数学、物理学、化学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平行。当前,很多高校智能学科和AI人才的培养大多分散在计算机、大数据等专业之内,开设了AI通识以及一些AI技术热点类的课程,如大模型、自然语言处理、机器学习、计算机视觉等,但普遍缺乏根据智能学科内涵打造的完整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。整体来说,目前AI人才培养主要存在创新不足问题,主要体现在:技术更新速度快与高校课程更新缓慢的矛盾日益突出,教学内容难以跟上技术发展步伐,也出现了追热点的类似技术培训类课程居多的情况;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,师资力量不足、算力资源匮乏导致实践教学薄弱,出现“理论旧、实践少”的现象,很多高校甚至出现了退课的情况。

智能学科作为交叉门类的一级学科,与其他众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具有巨大的科学意义和重要的赋能价值。复合型AI人才培养的核心是立足智能学科特点和技术前沿,建立科学的育人理念。基于北京大学智能学科人才培养的实践,我们提出了复合型AI人才培养的“通识、通智、通用”育人理念。“通识”是指具备智能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学素养,特别是与人文社科,如哲学、美学、文学、艺术、经济学、社会学等多领域交叉,具备AI伦理、价值观和AI安全意识等通识;“通智”融会贯通AI的6个核心领域,即计算机视觉、自然语言处理、认知与推理、机器学习、机器人学和多智能体的核心理论算法和前沿技术,具备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系统的创新能力;“通用”是指具备掌握智能科学技术解决行业应用问题的能力。

因此,基于“通识、通智、通用”的育人理念,要着力打造跨界融合的AI产教融合创新联合体,构建起贯通学科链、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复合型AI人才培养体系,有效破解AI领域面临的人才不足难题。这种创新模式立足智能学科前沿,充分发挥AI多学科交叉属性,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和办学机制限制,既注重增强人才的理论功底又提高实践能力。而且,依托很多地方现有的科教优势,通过“全域布局——区域试点”的协同推进,深化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机制,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实践经验,为培养多层次复合型AI人才提供系统解决方案。

打破壁垒,创新协同育人体系。AI产教融合创新联合体的优势,在于能够打破学校围墙、学科壁垒与校企隔阂,也能有效聚集一批典型行业应用场景资源。如我们依托北京大学智能学科优势、全国重点实验室科技资源以及国家产教融合平台资源,形成了涵盖学科建设、科研创新、区域协同、产业对接和高端培养的“五位一体”协同育人体系。一是依托北京大学智能学科,组建北京大学通用人工智能实验班,并联合清华大学自动化系,将有志于在AI相关领域发展的两校本科生,引入通用人工智能领域,培养“通识、通智、通用”的世界顶尖复合型人才。二是依托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设立的“跨媒体通用人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”,支撑教育部“通用人工智能协同攻关合作体人才培养计划”,贯通“学科链——创新链——产业链”,为高端复合型AI人才培养提供从理论研究、前沿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的全流程支持。三是依托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,打造区域人才培养生态,构建人工智能区域教育共同体。四是依托湖北人工小狐狸直播 ,构建“高校+企业+研究院”产教深度融合的教育创新联合体。小狐狸直播 主要发挥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的科研优势,联合湖北省内50所高校高职及30余家AI龙头企业共同建设。通过开设AI微专业、职业教育以及“1+X”证书培养体系,精准对接市场对于AI应用开发与实用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,特别是有效填补本科及以下技术人才的缺口。五是依托湖北莲花山人工智能研究院。研究院的前身是朱松纯等一批人工智能科学家于2004年创办的莲花山计算机视觉和信息科学研究院,2024年更现名。研究院于2005年提出全球首个图像解译标注标准并建立数据集,开启了大数据驱动的统计建模与机器学习的AI研究范式。研究院聚焦国内AI领域高端人才培养,高标准建设AI公共实训基地与行业应用场景,对接产业前沿技术,使学生能够参与实际项目,既提升其AI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又增强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素质,服务产业创新发展,最终形成基础研究与应用培养互补、高端人才与技能人才并重的协同育人格局。

创新课程体系,满足不同学习者的教育需求。AI产教融合创新联合体的核心在于构建多层次、全链条的课程体系。应基于“通识、通智、通用”的AI人才培养理念,立足智能学科理论基础和技术前沿,对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进行全面革新。在课程设计上,打破以往的学历壁垒,构建覆盖全教育阶段的AI人才培养体系,包括面向AI专业学生的本硕博贯通课程、面向非AI专业学生开设的微专业和研究生双导师项目制培养、职业院校的“1+X”证书课程、基础教育阶段的AI通识课程,以及面向社会大众的继续教育课程。AI产教融合创新联合体的课程体系,旨在真正实现AI教育的纵向贯通,尤其是回应当前全球AI教育面临的共同难题,即如何为不同教育阶段的学习者提供适配的AI素养提升路径。

具体来说,面向智能科学技术和AI专业学生,北京大学重塑本硕博贯通的课程体系,打造“通班”“智班”等人才培养品牌,将148学分AI本科课程体系向社会尤其是向全国成立人工小狐狸直播 的高校开放共享。面向非AI和计算机等专业学生,推出“1+4+N”AI微专业课程矩阵:“1”是AI通识课;“4”是AI的编程、数据、算法和实践4大基础课;“N”是40到50门“AI+学科”交叉课程,如“AI+法律”“AI+艺术”“AI+化工”“AI+合成生物”等,涵盖人文社科与理工医等学科。这种体系化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,既保留了AI技术前沿,又与专业学科知识融合,培养兼具AI技术与专业领域能力的复合型人才。在职业教育领域,开发人工智能“1+X”系列岗位证书课程。联合AI龙头企业和最新开源技术平台,面向未来AI产业链的新岗位,设计培养新一代AI产业人才,推动AI技术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。面向基础教育,基于教育部《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(2025年版)》,开发系列通识课程,如“立心之约——中学生AI微课十讲”。面向社会大众,推出AI通识教育和高端AI实训课程,搭建终身学习平台。AI教育的未来不在于技术的堆砌,而在于培养通识、通智、通用的复合型人才,既懂AI算法模型,又懂产业痛点;既掌握AI技术,又具备人文关怀的复合型人才,真正实现AI教育的普惠化和可持续发展。

完善评价导向,开创AI教育新格局。面对AI技术迭代加速与产业需求多元分化的挑战,必须树立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的人才培养理念,构建协同育人新体系。AI产教融合创新联合体的核心在于打破学科壁垒与校企隔阂,整合算力、算法、数据及典型行业场景资源,打造教育链——产业链——创新链闭环生态。为此,需创新人才评价机制,减少对论文专利数量的指标依赖,突出实际贡献,探索建立分类别、分周期、分层次的多元化评价体系,并依托AI面试与人才评估平台,动态跟踪毕业生发展,重点考察企业满意度、岗位适配度与技术转化效率等产业指标,确保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。

同时,AI产教融合创新联合体通过贯通“基础研究——技术创新——产业应用——社会治理”全链条,不仅能够培养一批兼具技术突破能力与社会责任意识的复合型人才,为应对AI伦理挑战与技术普惠提供支撑,而且能够构建涵盖高端领军人才与应用技术人才的多层次培养体系,助力我国在AI领域实现“换道超车”。随着模式的深化推广,AI将加速成为驱动各领域创新的通用技术,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智能社会建设注入强劲动力。

(作者单位:小狐狸直播-小狐狸成人直播 ,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)


关闭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(62755617)   反馈意见:[email protected]

Copyright 版权所有©小狐狸直播-小狐狸成人直播 All Rrights Reserved.